继“房奴”、“车奴”之后,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孩奴”,它描述的是那些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倍受压力的父母。这一词汇的出现也暗示着,在中国孩子教育已经成为了全国上下都关注的大事。
去年大火电视剧《小别离》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100名,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这辈子就完了。”这段话或许太过绝对,但的确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声。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高考就是一座独木桥,凭考试分数高低择优录取,同时减少了暗箱操作空间,是一种相对比较公平的公开选拔人才的方法。尤其对寒门子弟而言,参加高考是最有可能让个体跨越阶层障碍的“撑杆” ,甚至是他们唯一可以改变命远的方法。
但高考这座独木桥,近年来却遭到了很多诟病。
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
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稍早时候曾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是清华大学发布的《2017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全面改革了国际学生的招生规则,不再采用笔试的形式,而是申请—审核制(包括材料评审和面试)。以往所有申请清华大学本科的国际学生,都需要先参加4-5个科目的考试,再加试或者面试,最后才能被录取。
新的招录方式一公布,立即引来网友的质疑声,引发舆论批评,被指“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对国内学生不公平。作为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对于中国学生不断提高门槛,而外国学生却可以免试就读,这种做法对于被削减高考名额的高考大省来说,是一种双重打击。
网络上关于清华大学招收国际生免笔试政策的一些讨论
中国学生考清华难如登天
国内学生想考清华,目前只有通过参加“高考”才可以。
国内的情况是这样,看起来穷人孩子和富人孩子都是在一个公平的标准下去竞争的,那就是分数线,只要你能考上高分,就能进名校。
但现在社会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关于出身、地位、金钱、名利等等都无一例外的涉及到,而就教育而言,不公平现象也是日益增长!
一个河南、江苏的孩子跟一个北京的孩子,用的考卷不一样,招生配额不一样,录取分数也不一样,你能说这是公平吗?
参照2012年各省(区、市)的高考报名人数,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和天津是考上北大和清华相对容易的地区。
北京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是7.3万,每万人中考上北大、清华的大约是91人;在上海,虽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仅216人,但概率达到每万人中37人可以考取。
而在高考大省河南,80.5万考生中,每万人中仅4人可被北大清华录取;69.2万名考生聚集的广东,万人中只有3人可能考上北大清华;这一数据在有55万考生的山东,大约每万人中5人可上北大清华。
尽管全国地域间考清华难度差别相当之大,但清华和北大一样作为所有高考生的最高追求,其录取绝对人数都是很少的,其难度也不言自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考合理性越来越受质疑
之所以高考让人觉得“公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同场竞技,最大化的排除了场外因素。高考成绩与酒量、关系、胆量、爹妈、颜值、是不是拆迁户都没有关系。
用比较深奥的话说,这个整体思路大概是:在优秀教育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以量化标准的选拔制度才能保证人们可以依靠实力选择学校。
看起来这个思路很靠谱,但并不代表它就没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它的问题了:
是不是考试分数高的孩子综合素质就优秀呢?是不是一次考试就能确定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呢?明显不是。
现实中,有些孩子写作很棒,却因数学不好被大学拒之门外;有些人适合考古,却因英语不好导致被放弃。
做好教育规划,您的孩子也能轻松上名校
相对于国内学生考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名校难比登天的程度,港澳台生和外籍留学生上清华北大确实容易的多。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以国际生身份“曲线救国”,并且早在孩子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办移民了,为的是让孩子能有更多的选择。
一是可以让孩子以国际生的身份回来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第二是孩子拥有外国绿卡或国籍,在国外接受教育报考常春藤名校,比国际生更加容易。
在高考上清华难如登天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自己孩子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也为了让自己孩子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家长们必须提前做好子女教育规划,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