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强在哪?一位特级教师考察美国教育后的思考!

类别:美国投资移民 时间 :2017-06-29 浏览 :2181 评论:0
内容摘要:我们总是强调中外教育差异,国外的孩子虽然数学不如同龄的中国娃,但我们拼命熬夜学习的知识长大以后似乎再无用武之地,我们不禁想问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与国外相比到底有那些差异和不同。

作者魏勇,全国特级教师

我们总是强调中外教育差异,国外的孩子虽然数学不如同龄的中国娃,但我们拼命熬夜学习的知识长大以后似乎再无用武之地,我们不禁想问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与国外相比到底有那些差异和不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使我们这个社会从农业社会跨越式地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社会。然而,我们的教育却没有跨越式地成长。

我们都是经历过中国常规教育成长起来的人,都有一种深切的体会,就是自己在中小学当中学到的知识与自己所花的时间和努力相比,性价比太低了,大部分当初累死累活熬夜学的东西今天几乎都没什么用,唯一就是培养了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把视野放到那些相对成熟的国家。关注这样一个群体,看看他们的教育做了一些什么,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因此,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前不久在美国参访时候的一些体验,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反省和学习的。今天主要来说说我感受到的四个方面:

一:他们的孩子特别有规则意识

斯坦福大学门口有一条十字路口,这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车来车往非常有序,四个方向的车都排队通过。这个排队是根据四个方向的车来算你排在第几位,每个人开车的时候都在动脑筋算自己的顺序而通过。

我跟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校长一起去的,我们探讨这个情况说:“我就不信,美国人就这么讲规矩。这个地方没有摄像头和红绿灯,就能一直这么有序吗?”

看了半个小时,我们就想抓住那些开车不守规矩的人,在那里等了半个小时,十字路口的车来车往,真没有不守规矩的。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一群人非常感慨,在这样的路口做到有序,在我们中国需要多少年?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做到?

我们得出的结论很悲观,觉得好像这一天遥遥无期。

就我们自己的体验来看,70年代的时候到处有人随地吐痰,80年代也有,甚至我记得我的祖母在家里面随地吐痰。但是到了90年代,我们觉得很难解决的问题,慢慢就减少了。

到了今天,好像在北京街头要找到随地吐痰的也有,但是很少了。这并不是靠罚款、摄像头来解决的,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文明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程度相匹配的,你的社会发展没有到达那个阶段,从整体上你要提高你的文明程度,难度比较大。

由于中国的体量很大、历史悠久,可以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那正面的惯性、经济发展的惯性由于中国体量很大、人口很多,我相信也能够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除非出现突发的事件,比如说战争这种不可预测的情况。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觉得也许在我们这一代可以看到我在美国看到的这一幕情形。

看到这个情形之后,我就在想,成年人的世界让我们羡慕,那这些成年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然是从学校走出来的、是从他们的家庭走出来的,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校里面,他们对这些人究竟施加了怎样的教育影响,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我是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美国的课堂里面,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是有意识地在培养规则意识,不但是高中,而且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以贯之。

我们这一次去还专门看了他们的幼儿园,不同层次的学校,优质学校、比较差的贫民区的学校也去看了。

所谓贫民区的学校,是在德克萨斯的首府奥斯汀看的,周围的房价情况是十多万美元可以买别墅,一方面说明房价很低,另外一方面说明这个地方是穷人区、教育资源、配套设施比较差。

我看完的感受是,人家的基础教育根本不比我们差,要说差就差在他们的知识讲得不够深、不够细。

但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教育的本质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他们在教育的本质方面所施加的影响一点不差,是远远超过我们的学校,甚至超过我们的优质学校。

这是一所好学校的片段,那堂课叫做“领导力”。好学校跟不好学校的一个差距就是课程差距,好学校的课程多有比较高和深的课程。比如说“领导力”课程,一般的学校是不会开的,只有特别好的学校会开。

上课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手机,老师面前有一个塑料盒,学生一来自己把手机扔到那个盒子里面,走的时候再拿走。也就是说,上课的规则就是手机交出来。

这是普通的学校、普通的班级,他们就很清楚有放手机的地方,每个人进教室的时候要把手机放在指定的位置,不能够随身携带,他们很清楚要把手机拿出来。

这是上体育课,我拍的这个场面是没有参加体育课上所组织的比赛的学生,场上有两队学生在比赛,场下的学生在看,他们都是中学生。我跟我们的体育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很可爱,老师在上面组织当裁判,这些学生在下面待着的时候,没有跑来跑去的,都站在线以外看。

我们的体育课,老师在没有关注到的情况下,同学们在下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以至于常常需要体育老师说下面的人不要打闹。

这堂课我们原本是没打算去看的,实在是我们想看的语文课课堂没有,所以就随便进了一个教室去看他们的体育课。

无论是集合整队,跟我们中国的学校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你会感觉到这些学生非常守规则,该干什么的时候所有人都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干。

比如说下课的时候,只要下课铃声一响,不用老师整队集合,所有人都知道该干嘛,把身上穿的绿色衣服脱下来放到指定的地点,瞬间消失。我们还没有离开,学生已经走光了。

感觉就是,他们在这方面训练有素,我们把这个叫做“纪律”,但我觉得纪律和规则好像不太一样,虽然都是一些规矩要让大家服从,但规则是什么呢?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规则是所有的人在普遍的场合都要遵守的一些红线,而纪律只是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群当中要遵守的规则。

规则的范围更广,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也有差异,规则意识应该说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为了自己主动的一种素养,我要主动这样去做,看到别人没有这样做你也会看不惯,这就说明你有规则意识了,你不能容忍那种不守规则的人。而纪律意识是建立在被迫、强制高压之下的一种服从。 

国内学校强调纪律,就会看到这种情形,包括北京的小学也有这样的情形。在学校的时候,这些孩子很听话,老师说集合要排队、放学要排队,但是出了学校就不排队了。

为什么?因为他只有纪律意识,没有规则意识,他只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人群待在一起的时候排队,但是离开了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群,这个东西就荡然无存了。这是对于规则与纪律我所理解的一个差异。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上课的时候上厕所,他们可以自由去,不用请示老师、不用得到老师的批准。然而有一个程序,就是他出门的时候要登记,这个孩子就是在登记几点几分出教室,回来的时候还要登记几点几分回教室。

这是一个规则,所有人都要这么去做,这就使他很容易养成将来离开了学校这个环境,他也会考虑到我们在一个特定的群体里面、特定的场合里面,我们应该把这些东西当成不可逾越的红线,你才可以自由。

当然,我并不是说美国的教育都是好的,我只是通过自己观察他们的细节来发现我们教育当中的细节的差异,以及这个差异对孩子未来发展的一种影响。而这种影响当中,我个人觉得规则意识是应该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从小到大应该抓的。

我们去听幼儿园的一堂课,在结束的时候,老师让几个小朋友留下来补课,补课的内容是坐地毯的规则。

下面有块方格地毯,老师说你们这几个小朋友,上节课没有学会怎么坐地毯,接下来专门补课怎么坐地毯。然后开始做示范,一个一个地去纠正,必须要这么坐。要知道这个幼儿园就是我说的贫民区孩子的幼儿园,大部分是墨西哥或者黑人的孩子,白人的孩子很少。

于是,这个幼儿园里面的孩子呈现出的状况,让我这样一个成年人有了一个感觉——要是我们的孩子也像他们这样表现该多好!既有序,又非常自由;既专注,又非常活泼。

如果我们的学校像十一学校,推广走班选课,那可乱了,一放就乱。给了他这么多自由选择,我们做教育的人感觉不踏实。

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中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能够在自由和秩序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这次美国之行,我慢慢有了一个思考,我发现要让孩子活跃起来、活泼起来、自由起来,第一个前提是把规则意识像种子一样播种在他心里面,让他明白我守住了这些规则才有自由,所有的自由都以不突破这个规则为前提。

这是我在他们的学校观察到的一以贯之的、有意识的规则教育。当然,这个规则教育不是狭隘的让老师在课堂上仅仅去讲,是他们在教育当中行出来的、做出来的、体验出来的。

二:他们很自由,但做事的时候很专注

在美国,我们看了这些学校共同的感觉就是,他们很自由,但是他们做事的时候很专注。

这个画面是一节高中的数学课。

老师讲完例题、布置完任务之后,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和姿势来学习。所以,有的学生就选择了站着写练习题,有些学生就走来走去思考,有些学生是坐着写练习题。这方面他没有做硬性要求,我们肯定是不允许这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做挺别扭的,后来我一琢磨,如果我是学生,我觉得这个方式挺好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偏好不一样,每个人的大脑产生最高效率的姿势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走,我在外面走路的时候感觉大脑最好,但是有些人喜欢坐着、有些人喜欢躺着、有些人在特别安静的时候特别聪明,这是不一样的。

人和人的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要求大家用一种姿势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呢?为什么不能用切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呢?因为我们觉得,这样不守纪律,看起来课堂乱,我们看不惯。   

我就在想,假设我们的高中数学课也这样会怎样呢?十一学校可能会好一些,因为学生比较自觉一些,但是有些基层的学校,可能有人会借机干别的事。这是一个死结吗?之所以有些高中生会干别的事,是因为在初中的时候就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之所以初中没有养成,是小学的时候就没有在这方面培训。

如果一个孩子从懂事的时候开始,从进幼儿园的时候就这样培养的话,小学、初中把这个接力棒接下去,高中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如果断了层,当然会出问题,出问题是这个方式不太适合目前这个状态下的高中生,因为初中和小学的教育没有匹配。

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真的是一个系统工程。怎么能够做到自由且专注?让我们的学生活而不乱?刚才我们提到了,就是要有规则、要有明确的底线。关于规则,它跟自由这个概念也有关系。

这是幼儿园里面孩子活动的场面,非常自由,但是他们非常专心,没有人搞事、没有人跑到别的小组去打别人一下。

所谓的自由,首先是限制,不是为所欲为。在这个范围内你自由,比如我们个人在家里面要不要叠被子,如果是单身宿舍可以;如果是集体宿舍可能就没有这个权利,因为集体宿舍跟你个人之间划了一条边界,就是你个人不能影响集体,因为你过界了,损害了别人的权利。

所以,你独处的时候几乎有绝对的自由,但是一旦有人的时候就有了界限。我们之所以一放就乱、一抓就死,就是因为界限不清晰,导致我们的管理不好管,该把这个边界扎牢却没有扎牢,我们去做了一些过分的要求,从而导致进退失据。

举个例子,每个人都有体会的,家里面的家务事,父母跟孩子之间的边界。包括我的孩子不听话,就是因为双方没有确立一个共同的边界,导致了关系不好处理。

比如说,孩子成年了,他谈恋爱、结婚,父母应不应该干预?他的对象你不满意,我应该干预到什么程度?是发个言说一句就不管了,还是说我要求他必须要把这个恋爱关系结束,到什么程度?

我们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因为我们在别的方面也不清楚。

比如说孩子买房,父母要不要资助?

有些孩子就觉得天经地义,北上广怎么买房子,父母就应该付首付,其实他是越界的,

回过头来要求父母不能干预他的婚姻,父母本来是不应该干预的,但是既然你越界了,难道我不应该表达一下我的立场吗?

大家都越界,所以这个关系就乱成一团麻。

于是,双方的关系反而清爽,界限明确之后,反而自由度大了。

这里面就有个“尊重”的问题。

学校应该教给孩子尊重。我们要尊重老师、尊重长辈,一定要教怎么尊重,遇到长辈的时候、跟长辈说话的时候、跟老师说话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片段,我们去一个基督教学校参访的时候,这个学生作为导游带我们参观学校,我拍的一个片段。这个学生带我们参访40分钟,就一直倒退着走路,始终保持正面面对我们这些参访者。

这样一个小细节让我震撼,因为我在中国看不到这样的现象,这就是尊重。所以,我们需要捋出很多情景,我们怎么来体现尊重教给孩子?要捋出来,而不是笼统地说要尊重,分类讨论,尽可能一一列举。

三:他们的孩子,感觉行动特别敏捷 

“敏捷”是我们在对学生的要求中忽略了的,但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有一些成语形容敏捷:雷厉风行、闻风而动。在家里面,家长可能对孩子有这个要求,但是在学校我们在这方面几乎没有要求,除非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只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拖拖拉拉会批评他应该讲究效率。除此以外呢?上厕所、吃饭、洗脸、刷牙、走路,我们没有要求。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深深地知道,在成年人的社会当中彼此需要合作,才能够完成一些事,自己才能够成长。

而与别人合作的过程当中你是否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对你的合作成功太重要了!你是否敏捷,太重要了!没有人愿意与那种拖拖拉拉、猪一样的队友合作。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在这个方面做真正有效的工作。

我观察到他们的学校有些场景比较有意思。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烹饪课,做面包,我也参与了,还做了一个成品出来,是跟他们的老师学的。

在要下课的时候,前面这位女老师给孩子们下了命令,提出的建议是:两分钟之内,让所有参与炊具还原、打扫干净,一定要快。

这些孩子马上就动手,这些孩子是小学生,就开始挽起袖子干活,果然很快这个教室就还原到了我们刚进来的那个样子,他们干活干得又麻利又干净。

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没有专门做一些工作呢?

体育课本来是最应该培养学生行为敏捷的,但是我们的体育课,我们北京的这些好的学校的体育课,在这些方面并不是做地很好,至少我们自己的老师就说,十一学校的学生上体育课做不到像美国学校的学生动作这么快。

比如他们上场比赛和下场交接,穿蓝色衣服的是下场的,几秒钟就交接完毕了,没有人赖在比赛场上的。教练一吹哨子,没有人赖在上面,非常敏捷。

我觉得这个东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自己当过很多年班主任,最头疼的不是那种特别调皮的学生,是那种橡皮糖学生,就是你拿他没辙,他油盐不进。每一个老师都碰到过这种学生,而且这种学生数量不少。

2008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碰到一个女生每天上课必迟到。

为什么呢?因为她在镜子面前至少要站半个小时以上,总是掐着时间出门。

跟她斗智斗勇,最后以我失败而告终。

比如我跟她说:“你要是迟到了,我就把你的凳子拿掉,你就站着上课。”

第二天她迟到了,我把她的凳子拿了,她知道怎么回事,也没来找我,站就站着,站完之后,那天下午做值日的时候,我去检查值日,我发现她的桌子上留了一个纸条:“魏老头,你再拿我的凳子,我跟你没完。”

我给她回:“你下次再迟到,我们两个在操场上跑四圈。”

我跟她斗一个月,还是斗不过她。

后来我问她之前的一个老师,他说:“你就别指望了,她肯定迟到,她做什么事情都拖拉,因为她从小到大都这样。”

我举的只是极端的例子,还有那些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很头疼的。

有一次有一个家长来找我说:“孩子现在各科都亮红灯,作业也完不成,老师你说怎么办?

我们知道孩子有不好的习惯通常跟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我说:“孩子在学校比较拖拉,在家里面呢?”

他说:“在家里面洗澡40分钟,吃饭一个小时。”

我说:“能不能从生活习惯入手,让他动作变得迅速一点呢?比如说吃饭你就规定20分钟吃完,吃不完就把他的饭菜撤了,饿着行不行?”

家长说:“不行,这不利于健康,吃饭要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我就想到一个教育上的问题,这两者究竟哪个对孩子更重要?从这个家长的言谈当中,你会发现他没有觉得敏捷这个事有多么重要,他已经感觉到了有危机不好,但是他没有发现这是制约他孩子成长的一个瓶颈、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

所以,我们老师和学校做这些孩子的工作就特别难做。那我们在学校里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能不能做这些事?我觉得太有空间可以做了。

以前我们只是强调学习做作业,对于他日常的行为则不太关注是否敏捷,如果我们把日常行为的要求也加上去,是不是对这个孩子会有帮助?

如果我们各科老师以各种力量都在这个方面形成一种氛围,让他感觉到动作不迅速、做事不快,你就没有办法在这个环境里面生存,当然我说的不能生存只是一个比喻。

四:他们特别注意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要讲一点,他们的教育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启发,他们的中小学教育特别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讲一个小学生的经济学课,讲的是怎么进行家庭预算,不当家不知盐米贵,他们的课程有让你当一次家。

我们这个家的衣食住行怎么安排,老师设计了这个表格,发了一些假的美元,让孩子们来商讨怎么进行衣食住行分配,大家把花的钱填在这个表格里面,孩子们很愿意参与,在这个过程当中体验到了怎么来当家、怎么对家庭成员进行妥协,你不能够只是强调我想干什么,我想吃,人家还想穿呢。

这样的内容是将来孩子在生活当中会遇到的场景。

还有他们的政治课,是制作总统竞选方案,你怎么能够赢得大选?分成若干小组,老师提供了路径,你怎么来帮助你的候选人赢得大选。他是给工具和路径,这是特别值得我们中国教育学习的。

他会给你提示你这个竞选方案有哪些策略,还有你怎么分析对方的资金来源,你怎么把他们拉过来等等,完全是实战,你怎么能够让你的候选人当选。

未标题-1.jpg

所以,我感觉我们的教育在这个方面要特别花心思,就是增强我们教育的实用性,怎么让我们的孩子受到教育后在未来能够用得到,这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标签: 美国教育美国留学

评论/问答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您的昵称:

手机号码: 如果希望获得电话回复请填写,号码不会显示在页面上。

评论内容:

快速免费咨询

最新案例

更多...
1喜讯|美成达EB-5客户Z女士顺利通过面签
恭喜美成达客户Z女士顺利通过面官。Z女士优先日期为2014年5月,在美成达文案团队与律师专业和紧密合作下,I-526在2015年7月份获批。
2EB5客户获得永久绿卡并提前拿回本金!
近日,美成达移民再次收到CMB发来的重磅好消息:MCD-CMB组2客户已提前还款;MCD-CMB组4客户获I-829批准;MCD-CMB组32客户获得I-526批准!
3三位美国投资移民客户同时获I-526批准
W女士、L女士、L先生分别获得美国条件绿卡 I-526批准!这批客户审批时间均为13个多月,比移民局公布的I-526平均等待时间16.2个月快了将近3个月!美成达美国投资移民申请人获批时间快于移民局官方公布的平均审核时间,至今获批率100%成功!
4陈先生一家在孩子超龄前顺利移民美国
美成达为陈先生设计出一套比较简单而清晰的资金来源方案并于2013年7月份将整套申请材料快速递交移民局审批;2014年8月份获得I-526批准,2015年2月成功通过面签。
5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生活,她选择了移民美国
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生活和更长远的发展以及自身的资产规划,深圳L女士意识到移民应趁早,于是委托美成达办理美国投资移民,美成达不负众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I-526申请的递交,最终成功获批I-526申请。

相关资讯

更多...